沈阳人肺癌发病及死亡率上升快 专家:坚持运动防癌

2017-06-15

东北新闻网讯 (记者孙鹏) 今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记者今天从沈阳市健康教育中心了解到,目前沈阳市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的是肺癌(占总数的44.57%),其次为肝癌(14.68%),结肠、直肠和肛门癌(13.81%),胃癌(9.37%),食管癌(4.06%)。其中沈阳市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均为肺癌,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咋防癌?避免癌症性格适度运动

沈阳市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宋钰告诉记者,从数字上来看,沈阳市与辽宁省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前五位死因基本相同。目前肺癌的发病在全球都呈现迅速上升趋势,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恶性肿瘤首位。我国卫生部提供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死因调查的数字显示,中国肺癌死亡率在过去的30年增加了465%,城市居民癌症死亡居首位,在农村居民死亡排名中恶性肿瘤居第二位。

咋样防癌呢?宋钰说,一是要避免癌症性格,二是要适度的运动。

据统计资料显示,与普通人相比,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概率比性格开朗的人要高出15倍。而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

宋钰说,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癌细胞突破免疫系统的防御,进而形成癌症。

要避免癌症,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宋钰说,首先运动能增强机体免疫。在运动的过程中氧气吸入量增加,身体的代谢能力也随之增加,身体里制造新细胞的速度也在增加,癌细胞出现的几率就会减少。有数据表明,运动时身体会出现高热的现象,这有助于杀死癌细胞。运动时出汗和血液流动速度的增加都有助于将身体内的废物及时排出。

看看哪些生活习惯易患癌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健康取决于自身的生活方式。15%取决于家庭遗传,10%取决于社会环境,8%取决于医疗保健,7%取决于地理气候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治有关的感染,可减少40%癌症发生。因此,一定程度上,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生活中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经常熬夜、经常憋大小便、以肉食为主的饮食,每天喝很热的茶等等。

1、经常熬夜的人易患癌症。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夜间是细胞分裂最旺盛的时间,如果夜晚睡眠不足,人体的免疫力降低,发生变异的细胞不容易被及时清除,导致癌症的发生。

2、经常憋大小便易患癌症。尿液中一般含有一种或几种致癌物质,均能刺激膀胱上皮使其癌变。粪便中有害物更多,如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和次级胆酸等致癌物,若经常刺激肠粘膜,也会导致癌变。

3、常喝热的浓茶,经常饮用高温70度以上浓茶,易烫伤食道形成慢性溃疡,且茶中的鞣质可沉积在损伤部位,刺激受伤的食道上皮细胞,使慢性溃疡经久不愈,导致癌变。

4、高脂低纤维饮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发病率。饱和脂肪酸饮食提高结肠中胆汁浓度,并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而胆汁经过细菌作用可生成某些致癌物质。而且低食物纤维不能有效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稀释肠道残留物浓度、缩短粪便通过大肠时间,从而延长致癌物与直肠粘膜接触时间。

5、吸烟是一种不良的嗜好。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搞10倍,喉癌的危险性高8倍,食管癌的危险性高4倍。有人抽了一辈子烟也没得肺癌,有人从来不吸烟怎么会得肺癌?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个体差异,医学上认为这是人的遗传易感性不同所致。尽管如此,大数据统计表明,吸烟的人和不吸烟的人总体比较,患肺癌的危险性要高出10倍左右,这个差别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生命代价,不可小视。

生活中烟酒不分家。大量饮酒能诱发恶性肿瘤。酒精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乙醇,本身没有致癌性,但进入体内的乙醇约95%在肝脏中进行分解代谢,其部分产物为乙醛,这是一种可以溶解或活化的致癌物。饮酒致癌发生的程度取决于饮酒量。有些劣质白酒系霉变粮食酿造,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酿酒时是无法将这些毒素灭活或去除的,黄曲霉素是强烈致癌物,可诱发肝癌、胃癌等肿瘤。

怎么饮酒才是"安全的"?实在饮酒,度数宜低不宜高,量必须有节制,浅尝辄止。有些场合需要饮酒时,身体健康者可适量饮一些发酵酒(葡萄酒、啤酒、黄酒等),男性每日不超过两份,女性不超过一份(一"份"酒大约含10~15克酒精);老人最好不喝蒸馏酒(白酒),即使是名牌白酒也不要喝。同时嗜好烟酒的人是不是更容易患癌症?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烟草中的有害致癌物质能溶于酒精中,并且粘附在消化道黏膜上皮表面,对黏膜上皮产生更加强烈的危害作用。饮酒加上吸烟无异于雪上加霜,更能增加患癌的危险性。

隔夜饭、手机辐射看看这些致癌传言的真实性

隔夜饭菜会致癌吗?

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隔夜饭致病的关键在于饭菜种类以及保存处理的方式得当与否。

亚硝酸盐的生成量是首先考虑的因素。通常菠菜、韭菜、芹菜等叶类蔬菜亚硝酸盐的生成量最高,豆角、黄瓜、番茄、洋葱等根茎类和瓜菜类稍低。要尽量买新鲜蔬菜烹制。如果同时购买了不同种类的蔬菜,应该先吃叶类的,如菠菜等。如果准备多做一些菜第二天热着吃的话,应尽量少做叶类蔬菜,选择瓜类蔬菜。

其次是"隔夜菜"在什么条件下保存。如果将剩饭剩菜敞口放置常温下,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在两个小时内开始繁殖生长,同样会产生亚硝酸盐。而自然冷却后密封放在冰箱中冷藏(2℃~6℃),再次食用时加热彻底,则其亚硝酸盐的增加较少。

总之,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饭菜尽量用新鲜的食材,现做现吃,尽量不吃隔夜饭菜,尤其是叶类菜;如果剩了不多的非叶类菜肴,也要用合适的方法储存。

手机辐射会致癌吗?

手机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现有研究尚未发现它与癌症的关联,这和电离辐射,如过多暴露于X射线对身体有害,完全不同。

按照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规定,一般公众的射频暴露限制值为0.08瓦特/千克,峰值为2瓦特/千克。由于手机是一种低功率射频发射器,最大发射射频功率为0.2~0.6瓦特,远远低于安全数值。而且随着手机制造与通讯技术的提高,这一数值还会降低。

养成了晒太阳的习惯,最近听说在日光下时间长了也得癌,是真的吗?

过度的日光照射确有危害。日光中的紫外线是世界公认的物理致癌因素,尤其皮肤白皙的人,由于黑色素较少,紫外线的危害更大,强日光可能诱发皮肤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如果身体有黑痣,更不应该在烈日下长时间暴露,因黑痣在紫外线的辐射下极易转化为黑色素瘤。

每天11点至15点阳光中紫外线最强,因此老人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晒太阳较好,而且每次晒太阳不超过1小时。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又避免伤害皮肤。

日光晒后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如正午不得不外出,最好涂抹防晒霜、穿浅色衣服、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并尽量缩短外出时间。

雾霾会致癌吗?

专家指出,雾霾对人体呼吸系统、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威胁,特别是会导致肺癌。美国对18万人观察了26年,发现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患病率就增加15%到27%。我国近年吸烟人数有所下降,但肺癌发病率仍然逐年上升,一定程度上也与空气污染有关。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普通医用口罩只可以预防PM10,真正能预防PM2.5的是N95口罩,而戴上这种口罩可能会呼吸有点闷,长期戴不太合适。

短期内将空气污染彻底解决不太现实,只得在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锻炼,尤其晨练;外出归来及时清洗脸部及裸露皮肤,也可用清水冲洗鼻腔。多进食蔬菜水果,进食富含蛋白食物,增强免疫力;尽量减少去人多地方,雾霾严重时尽量减少开窗通风。

如何自我发现肿瘤的早期征兆

注意癌症早期征兆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实施计划免疫,防范引起癌症的感染状况(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可使30%以上的癌症得到预防。有相当一部分癌症有警示症状,只要保持警惕,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就可以早期发现,及早治疗。那么,哪些可能是癌症的早期征兆呢?

(1)原因不明的消瘦、无力,上腹无规则的疼痛,食欲下降,特别厌食肉类食品;

(2)非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有乳头流水或能挤出液汁;

(3)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

(4)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久治不愈;

(5)中年以上的妇女,性交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时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是停经后数年又来月经,白带明显增多;

(6)不伴腹痛的逐渐加深的黄疸和上腹包块;

(7)肝脏肿大的速度较快,并伴有肝区疼痛;

(8)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

(9)皮肤溃烂长久不能愈合;

(10)黑痣突然增大,同时伴有灼痒、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

(11)反复发热和顽固性的牙齿出血,皮下出血和进行性贫血;

(12)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高热;

(13)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和灼痒不适;

(14)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感觉异常,动作失调或伴大小便有时失禁;

(15)无明显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16)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注意早期体征和症状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这尤其适用于没有有效筛查方法或者没有采取筛查和治疗措施的情况。在没有任何早期发现或筛查和治疗措施的情况下,病人在晚期阶段才得到诊断,而那时往往已经无法治愈。

注意肿瘤筛查

筛查旨在确认具有暗示特定癌症或癌症前不正常现象的个人并让他们及时转诊以进行治疗,或者在可行的情况下进行诊断和治疗。筛查对大多数高危人群具有成本效益。

(1)乳腺癌:对于20-39岁的妇女,建议每1-3年请医生作一次物理检查(触诊),30岁以上应加作超声检查。40岁及以上的妇女,建议在请医生作物理检查的同时,每年作一次超声及乳腺钼靶检查。对于那些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如癌症家族史、既往乳腺癌病史等,建议和专业医生商量,讨论早期进行钼靶照相的利弊和开始的时间,并进行其它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或MRI检查)或增加检查的频率。

(2)肺癌:重点筛查人群包括40岁以上,或长期的吸烟史,吸烟指数在20包年以上(吸烟的年数X每日吸烟的包数),或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或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或有家族史的人。不推荐使用胸透对肺癌进行早期筛查。

(3)结直肠癌:中年或中年以上的患者(尤其是家族中有患大肠癌或有肠息肉者),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血便或排便习惯的改变,或原因不明缺铁性贫血时,应进行大肠癌相关检查。筛查方法有结肠镜、大便隐血试验(FOBT)、乙状结肠镜检查等

(4)胃癌、贲门癌、食管癌:可选择上消化道造影进行筛查。对于经过确诊的经久不愈的胃溃疡、长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发现不典型增生、长期随访的患者等高危因素者,建议实行胃镜检查。

(5)宫颈癌:成年已婚女性应定期接受宫颈癌细胞学筛查。

(6)体检时注意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等肿瘤标记物。

相关文章